很開心終於建好一個blog了~
這個blog主要會以技術分享、學習筆記、解決問題的紀錄為主 owob
希望這個blog能成為我的成長紀錄,可以學習與解決問題方面的態度與成果。
即便無法立即獲得外界的認可,這份紀錄也能提醒自己保持前進,並紀錄解決過的問題與心得。
畢竟有時候也蠻金魚腦的(?)

前言

當我轉職成為 Java 工程師,正式踏入職場後,我很快意識到技能樹常常受到公司的限制。
雖然在工作中有時在找資料的過程中能接觸到新技術,但我清楚地知道,若要保持競爭力,僅依賴公司內的工作是不夠的。
下班後,我需要持續精進自己,深入學習像 Docker、Kubernetes、AWS 等技能。

在接觸到公司很舊的技術時,隱隱出現了危機感,
這種感受在前陣子參加 Yourator 數位職涯博覽會暨 AI 人才高峰會後變得特別真實。

透過與多家徵求後端工程師的公司交流,
需要技術確實是目前的環境較難接觸到的,
且企業普遍都需要願意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是從履歷要如何能得知這些特質?

這讓我深刻反思:
作為非本科出身的工程師,我該如何向他人證明自己是一個持續學習、善於解決問題並符合公司需求的人?


如何提升自我形象?

  1. Technical Blog

在了解到這個現實面之後,我爬文之後發現很多人會去經營blog,
所以在查了資料後,發現有Hexo 與Github Action可以輕鬆達到架設blog這件事。

  • Hexo

    是一個不用從頭開始刻前端網頁可以很容易就架設網站的框架

  • Github Action

    可以自動部署

  • Github Page

    最後會搭配使用Github來架blog網站

之後會再寫一篇文章教學兼紀錄我是怎麼架設網站的

  1. github

以前會想說有一個完整的project才丟上github,後來才知道大錯特錯。
這是我一個算優點也算缺點的壞毛病總是想把事情做到最好,
但資訊從來沒有什麼最好,技術是會以倍數成長的速度變化的,
而在生成式AI崛起後,似乎更是如此。

有一句在公司學到的話:「有時候想法再完整,東西沒有出來也沒用。」用在這邊是蠻對的。
可能寫一些小工具,一些小腳本也可以放上去看看,至少是有成果,而不是一片空白。

  1. LinkedIn or X(twitter)

經營這類網站,如果未來目標去外商的話,這應該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了,
但是我希望在這邊發文是希望可以學習一些技術文章,X上聽說有很多技術的神人。
而且以前在找資料的時候,就有蠻深刻的體悟是,台灣的資訊通常會慢中國,而中國也有很多文章是從國外搬運翻譯的。


如何實作?

Github

如果你也一樣是考慮在轉職或是像我一樣的,沒有Github,就先去建一個吧~

==記得下載Git==

這邊可以放上自己寫的程式紀錄,也可以學習到別人設計程式的思路,
以新手來說,我覺得多看別人的程式是好的,
看久之後會發現哪些寫得好,也可以激發創意帶來新的開發程式的想法。

Github 創建教學 待更新
Git 教學 待更新

blog

hexo 架站教學 待更新

LinkedIn 一些紀錄 待更新


結語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方向是否會成功,但沒有嘗試過誰又知道呢?
當初考慮轉職時也猶豫很久,有時候把最討厭的情況想像一下,我可以接受沒有成長的工作環境30~40年嗎?
答案是:不,所以今天我站在這裡。
當時同事、親友也蠻意外的,還選了一個在程式裡相對難的語言Java(比起python之類的),
而且女生好像也會有個刻板印象被認為是伸手牌或是連基本電腦的操作都不會,
他們覺得轉職工程師的成功率是天方夜譚,但還是很祝福我到新的領域挑戰。

那結果是我覺得很開心,也覺得程式的領域才是我應該在的地方,
一直有新的東西可以學習,也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解法。

雖然在這個賽道上還是小菜鳥,但還是勉勵大家一起加油~
在猶豫起跑的人,如果覺得你的特質適合也可以嘗試跑起來吧ˋAˊ bbbb